业界动态
“高端产业,和月薪三千的我有什么关系?”,真的吗?,城市,收入,鄂尔多斯
2024-06-03 15:30:29
“高端产业,和月薪三千的我有什么关系?”,真的吗?,城市,收入,鄂尔多斯

这两年网上有(you)一句流行到几乎所有(you)人都见过且看上去(qu)颇有(you)“独立思考(kao)”味道的话:

“这和月薪3000的我(wo)有(you)什么关系。”

很多时候,似乎这句话说出来,自己就已经“赢了”——是啊,基(ji)建搞得再好,大国重器弄出来再多,这些东西又不是我(wo)名下的,赚的钱也没有(you)到我(wo)的账户里(li),这和月薪3000的我(wo)有(you)什么关系呢?

“看看我(wo)多清醒,多能拎(lin)得清。”

但,事实真的如此吗?

说到底,“和月薪3000的我(wo)有(you)什么关系?”这句话本质上讨论的是一个分(fen)配问题:

我(wo)贡献了多少价值,而我(wo)最终又获(huo)得了多少收(shou)入?

今天,我(wo)们就来聊聊国家发展高端产(chan)业,和我(wo)们这些普通人的生活到底有(you)什么关系。

01.人均GDP和人均收(shou)入

“GDP”这个词,我(wo)们已经听了很多很多年了。

简单粗(cu)暴地来理解,GDP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、一个地区一年之内创造的价值多少。

但这GDP具体是怎么起来的,则是另一个故事。

举个简单的例子(zi)就知道了,中国人均GDP最高的城市,并不是北上广深这些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,而是身处内陆(lu)、和海(hai)洋相隔千万里(li)的鄂尔多斯和克(ke)拉玛依(yi)——2022年,鄂尔多斯人均GDP为25.69万元,位(wei)列(lie)全国第一;克(ke)拉玛依(yi)人均GDP为24.4万元,位(wei)列(lie)全国第二。

鄂尔多斯人口也就200万出头,克(ke)拉玛依(yi)人口不过49万,但这两个地方的人均GDP之所以高到足以追赶英法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,根本原因是:鄂尔多斯一座小城占了全国六(liu)分(fen)之一的煤(mei)炭产(chan)量,而克(ke)拉玛依(yi)2022年产(chan)油1442万吨(dun)——2022年全国的石油产(chan)量也就2亿吨(dun)。

以这两座城市所贡献的超高价值,

再配上他们超小的人口体量,

这两个城市怎么可能人均GDP不高呢?

只是,如果我(wo)们把视角(jiao)切换到人均可支配收(shou)入上,我(wo)们就会发现事情的另一面:

根据鄂尔多斯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(she)会发展统计(ji)公报,鄂尔多斯城镇常住(zhu)居民人均可支配收(shou)入为58615元——和人均GDP相比,比值为22%。类似地,克(ke)拉玛依(yi)的人均可支配收(shou)入为54305元,与人均GDP比值也是22%

从绝(jue)对数量上来看,5万多的人均可支配收(shou)入已经算是不错了——毕竟全国平均也就3.6万元,中位(wei)数才3.1万元——鄂尔多斯、克(ke)拉玛依(yi)的居民们已经比绝(jue)大多数人富裕多了。

但这个比例,其实是不科学的。

因为如果我(wo)们拿上海(hai)市作为比较,同在2022年,人均GDP为18.04万元的上海(hai),人均可支配收(shou)入却有(you)79610元,比值达到了44%。而我(wo)所在的武汉市,人均GDP为13.7万元,也就是鄂尔多斯的一半左(zuo)右,人均可支配收(shou)入则为58449元,只比鄂尔多斯少了不到200元——和人均GDP相比,比值为42%。

更低的人均GDP,却有(you)相差(cha)无几的人均可支配收(shou)入,这就是分(fen)配的问题。

而导致这种分(fen)配差(cha)异的核心,在于产(chan)业。

鄂尔多斯和克(ke)拉玛依(yi)的确生产(chan)了大量的煤(mei)炭、石油,为社(she)会创造了大量的价值,但采煤(mei)、采油相关的产(chan)业链却并不在这两个城市:

煤(mei)矿里(li)的挖掘机、重型卡车不是这里(li)生产(chan)的,

油田上的“磕头虫”和管道也不是这里(li)生产(chan)的,

炼(lian)油厂里(li)的重型石化设备(bei)不是这里(li)生产(chan)的,

生产(chan)出来的石化产(chan)品也不是在这里(li)消费或投(tou)入再生产(chan)的......

煤(mei)炭、石油行业的产(chan)业链本来就不算是特别长,绝(jue)大多数还不在本地,这就让这两个城市在资源行业价值链上的地位(wei)也不高。煤(mei)炭和石油从这里(li)采掘出来之后,很快就会被运走——这也就导致本地人参与这两个行业的途径变得非常狭窄且单调——除了在矿上或者油田当(dang)工人,或者从事煤(mei)炭、石油的运输、处理和贸易,几乎再无其他能与这两个宝藏行业打交道的路子(zi)了。

而少数能与煤(mei)炭、石油打交道的人,则往往成为了当(dang)地的富豪,这无疑又拉大了当(dang)地的贫富差(cha)距——这对于社(she)会公平也是极为不利的。

而反观上海(hai)和武汉,虽然没有(you)什么丰富的自然资源,但制造业却特别发达,武汉有(you)大量与汽车、造船、电(dian)子(zi)产(chan)品有(you)关的配套企业,上海(hai)更是造船、汽车、大飞机、石化、半导体等(deng)等(deng)行业都发展优越(yue)。这些产(chan)业的背后,是本地成百(bai)上千家配套的产(chan)业。

换句话说就是,上海(hai)和武汉的居民,如果想从汽车、造船等(deng)等(deng)行业里(li)找一个工作或者做一门生意,那么路子(zi)简直(zhi)不要太多——局长在上海(hai)、武汉的同学、朋友里(li),从事汽车、电(dian)气、电(dian)子(zi)行业的人很多很多。

因此,如果我(wo)们复盘(pan)过去(qu)几年中国城市人均GDP的排行榜,我(wo)们会发现上榜的无非三类玩家:

其一是鄂尔多斯、克(ke)拉玛依(yi)、榆林等(deng)等(deng)这样天生自带资源的城市;

其二是北上广深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;

其三就是苏州、无锡这样以制造业为立身之本的城市。

而如果换成复盘(pan)过去(qu)几年中国城市人均可支配收(shou)入的排行榜,那么我(wo)们就会看到:

依(yi)赖资源发展的城市将遗憾退(tui)出比赛,在“人均可支配收(shou)入”的赛道上,国际化大都市和制造业巨头城市将势均力敌地展开(kai)竞争。

2023年中国城市人均可支配收(shou)入排名,来源:上海(hai)证(zheng)券报

原因就是之前所说:资源行业惠及当(dang)地人的渠道实在太少了,煤(mei)炭石油被开(kai)采出来之后不久便会运走,本地人根本没有(you)什么机会从中获(huo)利。

国际化大都市与制造业巨头城市则不同:

前者往往聚集了互联网、金融(rong)、文(wen)化艺术、商业服务等(deng)等(deng)数不清的千行百(bai)业,这里(li)的人有(you)无数种行业选择:以北京为例,无论是西二旗的码农、运营、还是国贸商圈里(li)的白领(ling)精英、抑或是朝阳酒吧里(li)的演员、歌手......不管做什么行业,都会有(you)人赚到钱。

我(wo)之前在北京上班的时候,一同租房(fang)子(zi)的舍友小雨就是辽(liao)宁大连人,她(ta)是一名专门为电(dian)影电(dian)视剧服务的封面海(hai)报设计(ji)师,每天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根据电(dian)影电(dian)视剧制作方的要求绘制相关的封面、海(hai)报等(deng)等(deng)物料——但仔细想一下,她(ta)的这份工作其实只有(you)北京上海(hai)等(deng)少数城市能给的了,因为旺盛的文(wen)娱产(chan)业链真不是每个城市都有(you)的。

而后者则出产(chan)飞机、轮船、汽车等(deng)等(deng)复杂工业品,在本地催生出了从电(dian)气、电(dian)子(zi)到钢铁、机械的成千上万个配套供应商。这里(li)的人想参与进去(qu)的机会简直(zhi)不要太大、路子(zi)不要太多。

我(wo)们这些普通中国人,绝(jue)大多数都生活在二三四线城市和县城农村之中——并不是每个人的家乡都有(you)如鄂尔多斯、克(ke)拉玛依(yi)一样丰富的自然资源,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投(tou)胎到北上广深这种国际化大都市。

对我(wo)们这些普通的中国人来说,让家乡越(yue)来越(yue)好,让自己越(yue)来越(yue)富的希望,基(ji)本上就只能放在工业,特别是制造业上。

所以,从宏观上来看,你说为什么要发展高端产(chan)业?为的不就是让高端产(chan)业的漫长产(chan)业链去(qu)惠及更多人吗?

02.高端产(chan)业对所在城市的影响

之前讲的是宏观层面上高端产(chan)业的力量,

接下来,咱们看看微观层面上高端产(chan)业里(li)企业的力量。

上来先整一个最最极端的例子(zi):

北京的海(hai)淀区,深圳的南山区,一个GDP破万亿,一个GDP破8000亿,这两个地方虽然都是区级的行政单位(wei),但是经济规模上,拉到别的省份基(ji)本上属于省会级别。

原因很简单,海(hai)淀区集合(he)了几乎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半壁江山:字节跳动、小米、联想、百(bai)度、新(xin)浪、快手、滴滴......基(ji)本上都扎堆在方圆(yuan)不过六(liu)七公里(li)的范围之内。南山区就更不必说了,腾(teng)讯的总部(bu)、大疆的总部(bu)都在这里(li)。

结果就是,这两个区级单位(wei)的人均GDP直(zhi)接拉爆到了40万人民币(bi)左(zuo)右,北欧(ou)人民差(cha)不多也就这样了;人均可支配收(shou)入也在10万元人民币(bi)上下,基(ji)本也是中国最强水平了。

这就是从事高端行业的大型企业,能给本地带来的影响。

当(dang)然,这个例子(zi)比较极端,对于我(wo)们普通人来说,参考(kao)价值其实不大,毕竟这些企业扎堆的背后有(you)深层次的历史原因,基(ji)本也没有(you)什么可复制性,它更多反映的是高端行业企业的能量。

对我(wo)们这些生活在二三四线城市的普通人(杭州除外)来说,指望互联网大厂搬过来基(ji)本属于做梦,中国互联网的格局也基(ji)本稳定了,不太可能再跑出什么新(xin)的超级巨头,哪怕跑出来也只会在北上广深,而不是郑州武汉。

对于我(wo)们来说,更值得关注的其实是普通的二三线城市的升(sheng)级之路——那些最近(jin)几年靠高端制造业而快速崛起的城市。

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安徽合(he)肥(fei)。

2018年的时候,合(he)肥(fei)GDP总量只有(you)7700多亿元,人均GDP不到10万元,人均可支配收(shou)入4万元多一点。

这个水平,基(ji)本连二线城市都算不上,只能算是三线。

但现在,2023年的合(he)肥(fei)GDP已经达到了12673亿元,人均GDP已经13万元了,人均可支配收(shou)入已经快6万元了。

这就已经稳稳占据二线,可以开(kai)始(shi)向准一线城市前进了。

套上我(wo)们之前对GDP和人均可支配收(shou)入的理解就是:合(he)肥(fei)创造出的价值多了60%,合(he)肥(fei)人的收(shou)入多了50%。

这个过程,合(he)肥(fei)仅(jin)仅(jin)花了五年时间。

以合(he)肥(fei)的显示面板(ban)行业来说:合(he)肥(fei)自己投(tou)入巨资和京东方合(he)作的故事,大家都知道了,但除了京东方这个最出名的面板(ban)企业之外,合(he)肥(fei)还引进了维信诺、康宁、彩虹(hong)、视涯科技、乐(le)凯(kai)科技等(deng)等(deng)企业——这就很值得重视了,因为合(he)肥(fei)布局的不是一个两个巨头企业,而是一整个显示面板(ban)产(chan)业链。

“新(xin)型显示产(chan)业产(chan)业链”上,合(he)肥(fei)投(tou)资了120个项(xiang)目,投(tou)入了1550亿元,从制造面板(ban)的装(zhuang)备(bei),到相关的材料、器件(jian),再到模组、终端等(deng)等(deng)全部(bu)都有(you)布局,合(he)肥(fei)的产(chan)线规模已经强大到了液晶面板(ban)出货量占了全球十分(fen)之一。

对这种掌控了面板(ban)行业全产(chan)业链的行为,合(he)肥(fei)人称(cheng)之为“从沙子(zi)到整机”——整个产(chan)业链甚至都可以不出皖A的地界。

做到这个份儿上,一个城市吞掉了一整条产(chan)业链,你说合(he)肥(fei)的GDP和人均收(shou)入咋可能不提高呢?

类似的例子(zi),还有(you)同在安徽、靠汽车行业崛起的芜湖。

和省会合(he)肥(fei)差(cha)不多,芜湖发展汽车行业的时候也是直(zhi)接把产(chan)业链一起发育(yu)起来,2022年引入了127个亿元以上的新(xin)能源汽车项(xiang)目,总共投(tou)了1078亿,更别提本身就是芜湖老乡的王传福(fu)布局在芜湖的比亚迪电(dian)池生产(chan)线了。

相应地,芜湖的人均GDP也从2018年的88085元变成了126648元,

人均可支配收(shou)入从2018年的38397元变成了46022元。

去(qu)年年底,我(wo)去(qu)湖南转了一圈,湖南株洲其实也是这样的城市——一个城市里(li)容纳(na)了可以说是中国最强的轨道交通产(chan)业链,从研发设计(ji)到零部(bu)件(jian)供应到整车基(ji)本都可以在株洲市区内完(wan)成。然后,株洲这么一个小城市2023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(shou)入达到了57056元——这基(ji)本上已经是武汉、合(he)肥(fei)的收(shou)入水平了。

还有(you)坐(zuo)拥“富士康”产(chan)业链的河南郑州——郑州富士康在2020年贡献了河南省全省进出口总额的六(liu)成,贡献了郑州市进出口总额的八成。富士康到来之前郑州航空港GDP200亿出头,而2021年的时候,郑州航空港GDP已经到了1100多亿。

千万不要觉得富士康不过是一个组装(zhuang)代工厂,它有(you)什么牛的?郑州的富士康和芜湖的比亚迪、株洲的中车一样都是“链主”——跟着“链主”过来的还有(you)200多家和智能终端、消费电(dian)子(zi)有(you)关系的企业——郑州也在努力让这些高端产(chan)业的设计(ji)、制造扎根在郑州本地,同时让河南其他城市打入配套、零部(bu)件(jian)等(deng)行业。

一个城市如果可以吞下整个一条高端的产(chan)业链,

那是真真正正能给本地人带来真金白银的。

在这个设定下,

你再去(qu)想想中国的工业门类有(you)多齐全,

再去(qu)看看国家十四五规划里(li)的诸多城市群,

再去(qu)看看工信部(bu)公布的那45个星罗棋布的“国家先进制造集群”。

现在,你体会到跟着国家赚大钱是什么感觉了吗?

结尾

除了能让更多人参与到大生意中,让更多人致富之外,中国发展高端制造业还有(you)一个特别的好处:在提高收(shou)入的同时,还可以让普通人的成本降低,提高性价比。

举个例子(zi):前几天,美联社(she)想看看中国是如何补贴新(xin)能源汽车的,特意拆解了一台比亚迪海(hai)鸥汽车——结果发现,车里(li)的零部(bu)件(jian)基(ji)本都是比亚迪自己的,内饰做工也并不差(cha)。售(shou)价1.2万美元的比亚迪海(hai)鸥,完(wan)全可以对标售(shou)价3万美元的美国电(dian)动车。

要知道,造汽车可并不是什么劳动密集行业,中国电(dian)动车的价格竞争力并不是来自于低廉的工资,而是来自于产(chan)业链的综合(he)优势、靠的是我(wo)们完(wan)善产(chan)业链带来的规模效益(yi)。

《名为“海(hai)鸥”且小且强的中国电(dian)车给美国汽车工业带来巨大威胁》

然后,整个画面就成了这个样子(zi):像芜湖、株洲这样的三线城市,因为发展了高端制造业,在本地建设了完(wan)善的产(chan)业链,使得本地人的收(shou)入增高,同时还拉低了产(chan)品的成本,花更少的钱,获(huo)得了更高的性价比。

回到开(kai)头的那个问题——“这和月薪3000的我(wo)有(you)什么关系?”

现在的答案,已经很明确了:

如果你想一辈子(zi)都只能月薪3000,

那么高端制造确实和你没什么关系。

如果你想过更好的生活、有(you)更高的收(shou)入,

那么你最好祈祷中国高端制造业能大踏(ta)步发展

参考(kao)资料:

14年从千亿到万亿:合(he)肥(fei)崛起的神奇密码是什么?来源:证(zheng)券时报网作者:吴少龙(long)

发布于:上海(hai)市
版权号:18172771662813
 
    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,欢迎阅览 !
     资讯      企业新闻      行情      企业黄页      同类资讯      首页      网站地图      返回首页 移动站 , 查看更多   
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