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界动态
上海:静安区一些街道安装感应与识别设备 电瓶入户充电“嗅探”即刻报警,小区,居民,自行车
2024-06-03 01:25:55
上海:静安区一些街道安装感应与识别设备 电瓶入户充电“嗅探”即刻报警,小区,居民,自行车

静安(an)区(qu)共(gong)和(he)新路上的延(yan)长小(xiao)区(qu),是一个有着(zhe)1900多户(hu)居民的老式居民区(qu),人口(kou)密度高,电动自行车数量也多,有535辆,相当于(yu)每3户(hu)人家就(jiu)有1辆电动自行车。去(qu)年以来,大宁路街道与延(yan)长居委(wei)会见缝插针,在(zai)小(xiao)区(qu)内(nei)增设充电位,目前小(xiao)区(qu)充电位与电瓶车数量达到了1比1。但延(yan)长居民区(qu)党总支书记张丽珍却有个“心病”:个别居民还是会拎着(zhe)蓄电池上楼充电,“很难发现(xian),很难治理”。

针对这一治理难题,大宁路街道在(zai)延(yan)长小(xiao)区(qu)引入了“嗅探”装置——一个装在(zai)电表箱中的感应与识别设备,30秒即可识别蓄电池充电情况,发出(chu)预警。去(qu)年10月小(xiao)区(qu)安(an)装了“嗅探”,到今年2月“嗅探”共(gong)预警了12起(qi)室内(nei)充电情况,居委(wei)、物业和(he)民警等(deng)及时(shi)上门进行了处置。“今年2月后,小(xiao)区(qu)没再发生(sheng)过预警情况。居民对这一预警功能非(fei)常欢迎,觉得更安(an)全了。”张丽珍说。

及时(shi)发现(xian)入户(hu)充电行为

日前,记者走进延(yan)长小(xiao)区(qu),在(zai)街道工作人员的带领下,来到一个单元的一楼。打(da)开总电表箱,看(kan)到里面有一个带着(zhe)天线的小(xiao)型白色盒子,这就(jiu)是“嗅探”。

“嗅探”装在(zai)电表上,可以对温(wen)度、电压、功率、电耗等(deng)家庭用电安(an)全“体(ti)征”数据进行实时(shi)监测与自动识别,30秒就(jiu)可发现(xian)、识别电动自行车锂(li)电池充电的“体(ti)征”数据,数据被传输到后台,由后台发出(chu)预警。预警信(xin)息会发送到居民区(qu)党总支书记、居委(wei)会主任、包块的居委(wei)干部以及物业负责人的手机(ji)上。

“收到预警后,我们和(he)物业会上门对居民进行劝阻;如果第二次再收到对这户(hu)人家的预警,我们将联系民警上门,对其进行处罚。”张丽珍说,实际(ji)上,居民第一次被劝阻后,都听进去(qu)了,不再于(yu)室内(nei)充电。2月以来,小(xiao)区(qu)没有收到过入户(hu)充电预警。

为尊重居民的隐(yin)私,“嗅探”并不是安(an)装在(zai)每一户(hu)人家的电表上,而(er)是安(an)装在(zai)一层楼的总电表上。延(yan)长小(xiao)区(qu)是老式居民区(qu),一层楼一般(ban)住着(zhe)四五(wu)户(hu)人家。“嗅探”感应的是一层楼四五(wu)户(hu)居民家中充电“体(ti)征”的异常变化。在(zai)安(an)装“嗅探”前,居委(wei)、物业也向小(xiao)区(qu)居民进行了告知,得到了居民的认可。

“现(xian)在(zai)用技术手段进行监测,防止入户(hu)充电,挺好的。”一位住在(zai)一楼的居民告诉记者,自己不会拎着(zhe)蓄电池入户(hu)充电,但担(dan)心其他人拎着(zhe)入户(hu)充电。“如果邻居家着(zhe)火了,我们也要遭殃”。

大宁路街道平安(an)办主任刘(liu)杰告诉记者,“嗅探”一旦监测到设定的参数会自动切(qie)断电源,防止火情的发生(sheng)。大宁路街道目前在(zai)整(zheng)个街道安(an)装了1184套“嗅探”,民警对“嗅探”预警的两起(qi)入户(hu)充电行为进行了处罚。

便(bian)捷(jie)充裕的充电停放点

在(zai)延(yan)长小(xiao)区(qu),让小(xiao)区(qu)居民能自觉不再入户(hu)充电,不仅因为有了“嗅探”,还因为小(xiao)区(qu)提前布设了大量充电点位。

作为老小(xiao)区(qu),延(yan)长小(xiao)区(qu)的公共(gong)空间可谓“捉(zhuo)襟见肘”。街道与居委(wei)对原有的几处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点进行了整(zheng)修,又引入占地小(xiao)的智能充电桩。

记者在(zai)一个楼栋(dong)门前看(kan)到,一个桩上有两个充电口(kou),居民扫码后,就(jiu)能为电动自行车进行充电。这些(xie)“小(xiao)而(er)轻”的智能充电桩,可以安(an)装在(zai)居民楼栋(dong)前、小(xiao)区(qu)一些(xie)小(xiao)面积的公共(gong)空间里,比较灵(ling)活。“实现(xian)了居民就(jiu)近充电、便(bian)捷(jie)充电。”

在(zai)人多、电动自行车也多的曹家渡街道,治理电动自行车违(wei)规充电也以疏先行,打(da)造了“3分钟充电圈”。“我们的设想是在(zai)街道辖区(qu)内(nei),居民走上3分钟,就(jiu)能遇到一处安(an)全的充电口(kou)。”曹家渡街道平安(an)办主任孙(sun)逸玲说。

曹家渡街道电动自行车有1万多辆,充电点位目前有5000多个,充电点位与电动自行车的数量达到了1比2,这一比例在(zai)中心城区(qu)的街道中算比较高的。

曹家渡街道布设充电点位相对起(qi)步较早。“我们有过教训(xun),深深地认识到电动自行车的安(an)全问(wen)题是居民区(qu)安(an)全的底(di)线之一。”2018年到2020年,街道辖区(qu)内(nei)连(lian)续三年发生(sheng)过三起(qi)电动自行车起(qi)火事件(jian)。痛定思(si)痛,从2021年起(qi),街道着(zhe)手充电点位的布设。

作为建设成熟(shu)度较高的社区(qu),空间紧张是街道布设充电点位的一大难题。街道通过“一小(xiao)区(qu)一方案”,“螺蛳壳里做道场(chang)”,精细化地实现(xian)充电点位的布设。

在(zai)有集中车棚的小(xiao)区(qu),街道联手物业对车棚进行翻建、维修,加装安(an)全充电设施,让原有充电点位能安(an)全地用起(qi)来;在(zai)没有集中车棚的小(xiao)区(qu),探索了“挡雨片式”“蘑菇头式”小(xiao)型充电设施,见缝插针;在(zai)外(wai)卖骑手集中密集区(qu)域,引入了专用换电柜等(deng)。

共(gong)解电动自行车治理难题

破解电动自行车治理难题,并不是街道一家发力。在(zai)曹家渡街道,街道、居委(wei)通过党建联建,调(diao)动起(qi)社区(qu)单位的力量,共(gong)建共(gong)享充电点位。

在(zai)有近百年历史的“中行别业”小(xiao)区(qu),布设电动自行车充电点位着(zhe)实紧张。小(xiao)区(qu)内(nei)的商务楼宇也来帮忙。商务楼宇建华(hua)大楼的一层,有一间敞开着(zhe)大门的电动自行车停车库。这里原来是大楼物业的内(nei)部用房,在(zai)街道的引导(dao)与协商下,小(xiao)区(qu)物业腾出(chu)了这处空间,并出(chu)资装修了停车库,配备了充电与安(an)全设施,打(da)造了可供10辆电动自行车停放与充电的车库。车库开放后,白天,在(zai)大楼内(nei)办公的白领会停放电动自行车;白领下班(ban)后,居民会将电动自行车停进来充电,实现(xian)了“错峰充电”。

在(zai)长寿路、武宁西路路口(kou)上的高端商务楼——智慧广场(chang),商务楼物业开放了地面上可以停放40辆电动自行车的集中停车区(qu)。每天下班(ban)后,白领的电动自行车骑走后,周边(bian)小(xiao)区(qu)的居民就(jiu)骑车过来充电,大家还约好,第二天一早尽量都骑走,“不要影响白领的使用”。

街道还发动辖区(qu)内(nei)相关政府部门将自有的非(fei)机(ji)动车车棚,开放给(gei)周边(bian)居民错时(shi)使用。

一些(xie)街面上的充电口(kou)需(xu)要电力供应,街道发动社区(qu)单位、沿街商户(hu)“借电”。“区(qu)属企业第六粮油的门店为帮助我们一个小(xiao)区(qu)安(an)置换电柜,自己出(chu)资进行了门店电力的扩容。”孙(sun)逸玲说。

静安(an)区(qu)还制定出(chu)台了《静安(an)区(qu)电动车违(wei)法违(wei)规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》,明确举报电动车违(wei)规充电行为经核(he)实情况属实的,给(gei)予相应奖励。

文/唐烨

(解放日报)

发布于(yu):北(bei)京市
版权号:18172771662813
 
    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,欢迎阅览 !
     资讯      企业新闻      行情      企业黄页      同类资讯      首页      网站地图      返回首页 移动站 , 查看更多   
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