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界动态
草间弥生:“我没有一幅作品是失败的”,创作,进行,天才
2024-06-03 15:29:54
草间弥生:“我没有一幅作品是失败的”,创作,进行,天才

参考消息网5月23日报道草间(jian)弥生是世界(jie)闻名的日本艺(yi)术家,曾(ceng)被美国《时代》周刊评(ping)选为“世界(jie)最有影响力的100人”之一。如今虽已年满94岁,草间(jian)仍作为前卫艺(yi)术家继续活跃,具有旺(wang)盛(sheng)的创作热情。

据日本《朝日新闻》报道,不管是书面还是口头采访,当被问及“是否认为自(zi)己是天才”,草间(jian)都直言(yan)不讳地回答:“是的。”

关于为什么自(zi)认是天才,草间(jian)弥生列举(ju)的第一个理由是“创意(yi)无穷(qiong)无尽”。草间(jian)以作品画面充满网眼与水珠等元(yuan)素为人所知,她从很早以前就说过:“创意(yi)和形象不断涌现,手速都有点跟不上,简直应接不暇。”

草间(jian)列出的另一个理由是:“现在仍然在努力。”草间(jian)的日常生活可以证明这一点。艺(yi)术家之路并(bing)非(fei)一帆风顺,她克服(fu)种种困难,努力进行创作。

草间(jian)心目中的天才是什么样的人呢?那就是,努力、思想深刻、创意(yi)无止境。

草间(jian)也(ye)曾(ceng)说过,自(zi)己经常阅读与宇(yu)宙相(xiang)关的书,“将(jiang)爱(ai)与生注入作品,逐渐扩大至宇(yu)宙范围(wei),自(zi)己也(ye)逐渐成为宇(yu)宙的一部分”。草间(jian)对人类和平有强烈意(yi)愿,其立(li)意(yi)之深和格局之大可见(jian)一斑。

年轻(qing)时代的草间(jian)曾(ceng)被美术评(ping)论(lun)家泷口修造比作“妖精(jing)”。泷口在为草间(jian)所著(zhu)小说撰写的后记中写道:“她站在虚无的夹缝之间(jian),投出远(yuan)强于我的目光。”

当被问及作为一个天才生存是否感到辛苦和沉重,草间(jian)毫不迟(chi)疑(yi)地回答“不会”。草间(jian)意(yi)识到自(zi)己是在进行前所未有的全新创作,也(ye)曾(ceng)说过“我是革命家”。她对创作有坚定信念。

草间(jian)也(ye)会冷静而(er)透彻地凝(ning)视自(zi)我。数年前她曾(ceng)表示:“审(shen)视自(zi)己在美术和社会层(ceng)面取得多大进步(bu),这是我最大的兴趣所在。”她也(ye)曾(ceng)说过:“如果不花上100年左右的时间(jian)努力画出好作品,则难以在美术史上获(huo)得肯定。如果能创作出流传于后世的作品,那就太(tai)好了。”

除(chu)了不分昼夜地作画,草间(jian)也(ye)写诗。虽然近年难出巨作,但草间(jian)或(huo)以丰富的色彩描绘阿米巴虫形状的抽象形态,或(huo)细致精(jing)密地描绘水珠。

草间(jian)曾(ceng)豪言(yan)“没有一幅(fu)失败作品”,这一状态一直没有改变。

无始(shi)无终无限(xian)延展的网、布满密密麻麻波点的各色南瓜、被无数突起(qi)物(wu)覆(fu)盖(gai)的家具、通过两面对着照的镜子不断增加的水珠、整体弥漫着不稳定气氛的拼贴画、填满整个画面的怪异植物(wu)、人脸、眼睛……尽管创作材料和表现手法各异,每幅(fu)作品都释放出独特存在感,令人一眼就能辨认出这是出自(zi)草间(jian)之手的作品。

草间(jian)弥生本人的存在感也(ye)不亚于自(zi)己作品。早在上世纪五(wu)六十年代刊登在美术杂志上的图片显示,草间(jian)身穿自(zi)己设(she)计的毛衣坐着,被自(zi)己的作品包围(wei)。在纽约工作和生活期间(jian),个展作品中也(ye)有草间(jian)的身影。此外,她还以自(zi)己照片为素材进行创作,作品有《消灭自(zi)己》等。草间(jian)认为自(zi)己是“天才”,毫不顾忌地称赞(zan)自(zi)己的作品最棒。

草间(jian)一方面作为“天才”型艺(yi)术家尽情表现自(zi)我,另一方面也(ye)不忘(wang)分析来(lai)自(zi)他人的评(ping)价(jia)。她在自(zi)传《无限(xian)的网》中多处援引别人对她的评(ping)论(lun)。草间(jian)既有异于常人的感性,也(ye)有对别人眼中的自(zi)己进行冷静分析的理性。

除(chu)了造型作品,草间(jian)还发表过小说。也(ye)有文学评(ping)论(lun)家指出,草间(jian)的两面性在其文学作品体现得尤为明显。似乎不可捉(zhuo)摸但又始(shi)终如一,既混沌又清晰,这种两极变化无疑(yi)有助于提升其作为作家的存在感。(编译/马晓云)

发布于:北京市
版权号:18172771662813
 
    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,欢迎阅览 !
     资讯      企业新闻      行情      企业黄页      同类资讯      首页      网站地图      返回首页 移动站 , 查看更多   
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