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界动态
联合国前副秘书长阿赫塔尔:推动乡村气候投融资势在必行,建立增信机制将有助于吸引民间资本进入,农业,全球,金融
2024-06-02 10:35:40
联合国前副秘书长阿赫塔尔:推动乡村气候投融资势在必行,建立增信机制将有助于吸引民间资本进入,农业,全球,金融

联(lian)合国前副(fu)秘书长兼亚太经社会执行秘书阿赫塔(ta)尔 图片来(lai)源:主(zhu)办方供(gong)图

气候(hou)投融资(zi)正愈加成为全球应对气候(hou)变化的重(zhong)要金融工具。就在不久前,生态环境部对外(wai)公布,自2022年(nian)起推进的23个(ge)气候(hou)投融资(zi)试点,截至(zhi)去年(nian)底授信总额已达4553.84亿元(yuan)。

在5月31日于成都(dou)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城(cheng)市绿(lu)色发展与乡村振(zhen)兴论坛上,联(lian)合国前副(fu)秘书长兼亚太经社会执行秘书阿赫塔(ta)尔进一步将(jiang)视线(xian)引入乡村地区。“乡村是应对气候(hou)变化最脆弱(ruo)的区域,并且一旦受到影响,可能造成更大范围(wei)的粮食安全问题”,因此,气候(hou)投融资(zi)更应惠及(ji)乡村地区。

面对融资(zi)回报偏低、周期长等问题,如何吸引更多资(zi)本进入乡村气候(hou)投融资(zi)领域?在接(jie)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(zhe)采访时,她特别提到增信体系(xi)的建设。“建立增信机制(zhi),特别是多边支持性增信机制(zhi),不仅能够延长贷款期限,同时能助推缩短(duan)债务(wu)暴雷周期。”

农村的气候(hou)风险和融资(zi)极不匹配

根据2023年(nian)气候(hou)政策(ce)倡议组织发布的报告,2021/2022年(nian)全球气候(hou)投融资(zi)规模较此前大幅显著上升,年(nian)平均额达1.265万亿美元(yuan),较2019/2020年(nian)平均额增长高达94%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这显示出全球对于气候(hou)变化的共识逐渐增强、动用金融资(zi)源应对气候(hou)变化的意愿逐渐上升。

一方面是不断扩大的气候(hou)投融资(zi)规模,另(ling)一方面则是仍然明显的资(zi)金结构性不均衡。在城(cheng)乡之间(jian),乡村明显是气候(hou)投融资(zi)不足的一方。

在论坛现场,阿赫塔(ta)尔列举出一组数据:在全球排放的温室气体中,来(lai)自食品、粮食系(xi)统的占据总量的1/3,与之相比,其获(huo)得的气候(hou)融资(zi)却仅占4%,而农业小生产者(zhe)获(huo)得金融支持的就更少。

但乡村以及(ji)农业,又(you)恰是亟需气候(hou)投融资(zi)的领域。

据阿赫塔(ta)尔分析,一方面,农业面对气候(hou)变化及(ji)其敏感、饱受其害,全球变暖、各类灾害都(dou)影响着农业的产出。另(ling)一方面,全球消费习惯正在发生变化,对于碳足迹更少、同时营养价值更高的食物需求正在增加,要降低农业碳排放,作物的种植模式必(bi)须发生变革(ge),更需要引进资(zi)金推动技术(shu)的研发和引进。

“综合来(lai)看,发展农业金融的价值非常高。”她说道。而要引进更多资(zi)金,“也必(bi)须对绿(lu)色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(shu)保持信心”。

事(shi)实上,现有气候(hou)投融资(zi)具备进入农业的基础。据阿赫塔(ta)尔观察,现有气候(hou)投融资(zi)已经考虑(lu)到气候(hou)变化的风险。参照现有做法,包(bao)括人工智能、互联(lian)网技术(shu)和分子技术(shu)等新兴技术(shu),同样能够提升农业气候(hou)适应性,推动粮食生产、安全和质量。

“如今(jin),越来(lai)越多人正在关注(zhu)农村金融,也已经存在一些(xie)农村金融,我们还要继续推进这一进程。”她向外(wai)界呼吁。

撬(qiao)动更多民间(jian)资(zi)本提升农业的气候(hou)适应性

而要让气候(hou)投融资(zi)进入乡村,钱从哪来(lai)则是一个(ge)更为关键的问题。

有预测显示,2033年(nian),全球绿(lu)色金融市场规模将(jiang)达到20.8万亿美元(yuan)。据阿赫塔(ta)尔介绍,全球各方眼下(xia)也在设法增加融资(zi)规模,从目前的情况来(lai)看,到2024年(nian),共计将(jiang)最终形成不到100亿美元(yuan)的总规模。然而,根据她提供(gong)的测算(suan)结果(guo),至(zhi)少需要1000亿美元(yuan)才能满足应对气候(hou)变化的现实需求。

一个(ge)共识是,面对气候(hou)投融资(zi)现有缺口(kou),需要加快相关工具和机制(zhi)创新,丰(feng)富投融资(zi)渠道,特别是吸引更多社会资(zi)金参与。而在阿赫塔(ta)尔看来(lai),首先(xian)需要建立一种公私合作的机制(zhi),通过优(you)惠的公共金融资(zi)源撬(qiao)动私有资(zi)金的投入。

比如,进一步发挥各国中央(yang)银行在普惠金融方面的作用、推进数字金融等;同时,完善和气候(hou)相关的金融信息披露(lu),以此让金融推动农业发展、适应气候(hou)的变化。

她也特别提到,对于亚洲国家,存款率普遍较高,可以考虑(lu)善加利用,以支持农村发展。

而在接(jie)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采访时,阿赫塔(ta)尔还提到了(le)增信机制(zhi)的建设。“建立增信机制(zhi),特别是多边支持性增信机制(zhi),不仅能够延长贷款期限,同时能助推缩短(duan)债务(wu)暴雷周期。”

她也提醒,尽管存在这些(xie)机制(zhi),但实际操作并非易事(shi),具体推进方式还需要结合具体项目和具体国家的治理环境来(lai)确定(ding)。

无论如何,在她看来(lai),面对联(lian)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,“城(cheng)市和农村实际上都(dou)已经落(luo)后了(le)”。眼下(xia),更需要连(lian)接(jie)二者(zhe),毕竟,一个(ge)最基础的逻辑是,“如果(guo)食品产出不足,那(na)么城(cheng)市也无法生存”。

每日经济新闻

发布于:四川省
版权号:18172771662813
 
    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,欢迎阅览 !
     资讯      企业新闻      行情      企业黄页      同类资讯      首页      网站地图      返回首页 移动站 , 查看更多   
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