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界动态
第九届融城杯金融科技创新案例评选启动,数字金融呈现四大发展趋势,企业,人工智能,问题
2024-06-02 20:50:44
第九届融城杯金融科技创新案例评选启动,数字金融呈现四大发展趋势,企业,人工智能,问题

“金融科技创新需要更加关(guan)注均衡(heng)性,如(ru)果中小微企业得不到(dao)格外的帮助,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会与大型企业形(xing)成代际的差距。如(ru)何构建层次更加丰富的数字金融生态(tai),体现数字金融服务的普惠(hui)型,这是当下有待解决的问(wen)题。”5月30日,在“第九届(jie)融城杯金融科技创新案例(li)评选”启动(dong)仪式上(shang),中国原行长杨凯(kai)生表示。

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、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黄卓也发表了主题演(yan)讲。多(duo)家商业、金融科技公司,以及主流媒体的代表通过线上(shang)与线下参会,新金融联盟秘书(shu)长吴雨珊主持(chi)会议。

本届(jie)评选的征集期为5月30日~7月31日,8月进行初选、复选和终选答辩,9 月上(shang)旬在第六届(jie)“外滩金融峰会”上(shang)公布评选结果并举(ju)行颁奖典礼,获奖机构将获得“金融科技创新十佳案例(li)”荣(rong)誉。

第九届(jie)案例(li)评选正式启动(dong)

关(guan)注数字金融服务的均衡(heng)性

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 杨凯(kai)生

杨凯(kai)生肯定了案例(li)评选的影响力、生命力。他表示,这些年“融城杯金融科技创新案例(li)评选”评选过程规范、严谨,评选出的优秀案例(li)具有相(xiang)当的代表性与推广应用价值,基本上(shang)都经受住市场(chang)与监管的考验。为了保证公平、公正,案例(li)评选活动(dong)坚持(chi)不收取任何费用的做法也令他十分(fen)赞赏。

“进入数字化时代,特别是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以后,金融业除了面临(lin)技术性变革以外,更重要是金融文化和经营理念的变革”,杨凯(kai)生认为,银行数字化需求已经发生根本变化,经营环境(jing)从过去被动(dong)式服务更多(duo)转入主动(dong)式服务,产(chan)业、政(zheng)务、生活运作模式都在不断升级、转型,由此催生出各(ge)种各(ge)样(yang)的金融服务需求。

他强(qiang)调,金融机构、科技公司在不断创新、不断进步当中,尤其需要注重对客户的帮助,更加关(guan)注数字金融服务的均衡(heng)性。

一方面,要注意对中小微企业提供(gong)普惠(hui)数字金融服务。中小微企业受限于资源,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很容易与大型企业产(chan)生代际差距,这个问(wen)题如(ru)果处理不好,会给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带(dai)来新问(wen)题。如(ru)何构建层次更丰富的数字金融生态(tai),体现数字金融服务的普惠(hui)型,这是当下待解决的问(wen)题。

另一方面,要注意弥合C端(duan)的数字鸿(hong)沟。不同年龄、地域、职业、收入的人群对于数字化发展成果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存在差异,但不管数字金融怎(zen)么(me)发展,不应成为部(bu)分(fen)人群获取金融服务的新障碍。让社(she)会大众都能享受到(dao)更智慧、更便捷、更贴心的金融服务,是金融人民性的一个重要体现。

数字金融呈现四大发展趋势(shi)

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、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黄卓

黄卓表示,数字金融是过去二十年里(li)中国金融体系最重要的创新。我(wo)国在移动(dong)支付(fu)、在线投资理财、大科技借(jie)贷、手机银行,场(chang)景化金融服务等领域全(quan)球领先。

展望未来,黄卓认为,数字金融呈现四个发展趋势(shi)。

第一,人工智能技术驱(qu)动(dong)的数字金融。我(wo)国金融体系的技术一直在不断升级,银行年报的关(guan)键词由金融科技、数字化变成了智能化,金融科技创新也从商业模式创新转向科技创新。以ChatGPT和生成式AI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,标志着人工智能应用跨越奇点,进入智能涌现阶段。

人工智能解决了哪些问(wen)题?过去几年,居民投资难的问(wen)题凸显,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,可以更好地实现居民财富的有效配置,为长尾投资者提供(gong)个性化服务,解决投资端(duan)难题,同时引导这些资金转向实体经济(ji),支持(chi)科技创新。未来,数字员工、智能办(ban)公助手、智能风控、投资者教育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

第二,赋能产(chan)业转型升级的数字金融。过去,数字金融创新大部(bu)分(fen)基于消费互联网,产(chan)业端(duan)则(ze)发展不易。产(chan)业端(duan)有很大的差异性,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逻辑,每个产(chan)业链有不同的核心企业、核心的平台,核心的信息流和数据流。这就需要金融科技企业针对不同产(chan)业,探索出适(shi)配的数字化金融服务。

第三,数据要素(su)驱(qu)动(dong)的数字金融。过去几年,数据成为新的生产(chan)要素(su),但也面临(lin)新的挑战,比如(ru)产(chan)权问(wen)题、数据孤岛(dao)问(wen)题、数据隐私保护(hu)、安全(quan)问(wen)题。“数据二十条(tiao)”初步搭建了我(wo)国数据基础制度的“四梁八柱(zhu)”,各(ge)个大数据交易所也在积极探索如(ru)何让数据合规流通,产(chan)生价值。未来,公共数据有望进入规范流通和使(shi)用,助力企业信用建设,有助于金融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(gong)基于数据的金融服务。

第四,跨境(jing)数字金融与中国数字金融/金融科技企业出海。很多(duo)国家数字金融渗透率比较低,为中国金融科技企业提供(gong)更广阔空间。金融科技企业出海,不仅能提升我(wo)国数字金融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,同时为人民币(bi)国际化提供(gong)很好的底层支撑。

打(da)造人工智能新名片

上(shang)一届(jie)案例(li)评选的三位获奖机构代表,分(fen)享了获奖案例(li)的最新突破,以及他们对金融科技前沿应用的思(si)考。

交通银行网络金融部(bu)总经理李肇宁介绍了交通银行在打(da)造人工智能新名片方面的一套组合拳,并分(fen)享了几点思(si)考。第一,要不断拥抱变化。数字金融内涵十分(fen)丰富,在数字经济(ji)飞跃发展当下,必须更加积极地拥抱变化、适(shi)应新技术的发展趋势(shi),大力发展新质生产(chan)力。第二,要形(xing)成协同生态(tai),积极构建生态(tai)圈,发挥产(chan)学研联动(dong)、软硬件协同优势(shi),实现以技术激发应用效能,以应用激发技术创新的飞轮发展。第三,应该抓紧(jin)培养适(shi)应未来金融科技的人才,尤其在大模型、量(liang)子(zi)计算、安全(quan)算法等关(guan)键领域,前沿布局,以项目培养人才,以人才引领发展。

微众银行副行长、首席信息官马智涛表示,金融机构可借(jie)助基础或开源大模型,结合自身独有数据资源及行业信息,进行垂直类的精准调用,实现不同场(chang)景和业务环节的降本增效。例(li)如(ru),在研发领域可引入Copilot智能助理工具,覆盖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各(ge)环节,提供(gong)业务和系统的需求分(fen)析(xi)、代码解读、测试用例(li)生成、运维异常定位等辅助能力,助力提质增效。

火山引擎金融行业总经理刘俊介绍,针对金融行业App存在的内容不够接地气、用户服务不够精、运营体系不完善的三个痛点,火山引擎通过“内容生态(tai)的资源+数智工具的技术+运营服务的经验”三大能力组合拳,为金融机构搭建多(duo)样(yang)式多(duo)触点的内容场(chang)景,涵盖内容引入、生产(chan)、管理、运营于一体的能力,实现“内容建设”、“体验提升”、“业务闭环”三步走,拉动(dong)MAU和AUM。

重点考察创新性、实践性、示范性

“融城杯金融科技创新案例(li)评选”由新金融联盟主办(ban),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提供(gong)学术支持(chi),2016年~2023年,已成功举(ju)办(ban)了8届(jie)。

八年来,案例(li)评选先后评出80个代表国内金融科技创新水准的优秀案例(li),赢得有关(guan)部(bu)门和市场(chang)的高度认可,已成为数字金融领域专业、权威的评选品(pin)牌。

这80个优秀案例(li)有 35 个来自金融机构,37个来自金融科技公司,8个来自互联网平台。其中,30个案例(li)聚焦供(gong)应链金融、金融云、交易银行等公司业务领域;29个案例(li)聚焦财富管理、消费金融、普惠(hui)金融、数字营销、保险理赔等大零售领域;17个案例(li)在智能风控、大数据征信、监管科技等方面成效卓著;4个案例(li)通过加强(qiang)数据治理、升级IT基础设施(shi)等,有效提升了机构内部(bu)运营管理效率。

回首往届(jie)评选,吴雨珊十分(fen)感慨(kai):“我(wo)们亲眼见证了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,从早期的大数据、云计算、区块链到(dao)当下火热的人工智能大模型,科技进步的速度让人目不暇接,数字技术与金融业务加速融合的趋势(shi)有增无减。”

“现在全(quan)行业开始书(shu)写‘五篇大文章’,我(wo)们越发体会到(dao)这项活动(dong)的意义,一方面正向激励市场(chang)机构不断创新,推动(dong)技术进步,填补行业空白;另一方面,为监管部(bu)门和学术界把握行业发展最新态(tai)势(shi),提升政(zheng)策(ce)研究的科学性、理论研究的实用性,提供(gong)有价值的参考。”吴雨珊说。

本届(jie)评委依然由资深专家和知名学者担任,他们是:

财政(zheng)部(bu)领导

杨凯(kai)生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

李礼辉原行长

黄益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、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

黄 卓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、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

陆书(shu)春中国支付(fu)清算协会副秘书(shu)长

高 峰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信息官

刘晓春上(shang)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、浙商银行原行长

吕仲涛中国工商银行首席技术官

评委会将主要围绕研究攻关(guan)关(guan)键技术、创新商业模式、提升运营效率与服务体验、深化数据治理与应用、有效控制风险、合规经营与社(she)会责任担当六大维度,综合衡(heng)量(liang)案例(li)的创新性、实践性与示范性,评选出十个具有代表性的创新案例(li)。

获奖案例(li)还(hai)将汇编(bian)成《科技赋能金融――中国数字金融最佳实践》案例(li)集。历届(jie)评选的案例(li)集均已结集出版或汇编(bian)成册(ce),记录下一段珍贵(gui)的金融科技发展史。

获奖案例(li)集

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:。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和讯网立场(chang)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请自担。

发布于:北京市
版权号:18172771662813
 
    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,欢迎阅览 !
     资讯      企业新闻      行情      企业黄页      同类资讯      首页      网站地图      返回首页 移动站 , 查看更多   
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