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界动态
狐厂大拷问|贾樟柯:我不是一个清高的人,保持独立性需要财务能力,电影,生活,实验性
2024-06-03 02:52:07
狐厂大拷问|贾樟柯:我不是一个清高的人,保持独立性需要财务能力,电影,生活,实验性

搜狐娱乐讯 (哈麦/文 马森/图 阿远(yuan)/视频)都说字(zi)如其人,文如其人,电影作品跟(gen)导演的(de)关(guan)系也是(shi)一样的(de)。

贾樟柯的(de)电影,正如他本人,独立性强,作者风格明显,又(you)有一定的(de)大(da)众性,视野宽,格局高,不(bu)拘泥于(yu)私(si)人、私(si)事。

最近的(de)《山河故人》《江湖(hu)儿(er)女》,以及刚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主(zhu)竞赛单元首(shou)映的(de)《风流(liu)一代》都是(shi)此类。这些电影,拍的(de)是(shi)个体,也是(shi)中国社会几十年的(de)变迁。

有这样的(de)眼界和定力,得益于(yu)他紧跟(gen)时代的(de)新潮,以及突出的(de)商业能力。

贾樟柯早就(jiu)不(bu)仅仅是(shi)一个导演,他还是(shi)平遥国际电影展创始人,是(shi)电影公司老板,是(shi)电影学校(xiao)的(de)老师,他拍广告(gao)、演戏,当品牌代言人,身份众多,财路甚广。

他说自己不(bu)是(shi)一个清(qing)高的(de)人,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切身的(de)感受就(jiu)是(shi)要(yao)有财务能力。“创作想保留独立性,你(ni)自己在财务上一定要(yao)相对(dui)独立。你(ni)花老板的(de)钱,你(ni)要(yao)对(dui)老板负责,你(ni)就(jiu)会有很多要(yao)妥协的(de)、改变的(de),如果(guo)我是(shi)对(dui)我负责,那就(jiu)没关(guan)系了”

纪录时代——

“捕捉生(sheng)活中的(de)诗意,拍摄浪潮中的(de)人”

贾樟柯说他看电影是(shi)一个口味很宽的(de)观众,但是(shi)拍电影,就(jiu)希望(wang)拍出自己心目中电影该(gai)有的(de)样子,而(er)他心目中电影的(de)样子就(jiu)是(shi)要(yao)有一种真实的(de)美感。

在今年戛纳电影节主(zhu)竞赛单元首(shou)映的(de)《风流(liu)一代》就(jiu)是(shi)这样一部具有真实美感的(de)电影。

这是(shi)一部介于(yu)纪录片和故事片之间,体验非常特别(bie)的(de)剧情(qing)片,故事从2001年讲(jiang)到2022年,时间跨度二十多年,从中不(bu)仅能看到个体的(de)情(qing)和爱,还能看到中国社会的(de)变迁。

《风流(liu)一代》的(de)创作源于(yu)对(dui)真实生(sheng)活的(de)纪录。

2001年,贾樟柯拍完《站台》后不(bu)久,DV摄影机出现(xian)了,这对(dui)创作者来说是(shi)一个全新的(de)东西。过去拍胶片必须依赖很强的(de)工业资源的(de)支持,因为胶片的(de)感光必须要(yao)有很好的(de)灯光配合,团队也比较(jiao)庞大(da),而(er)DV对(dui)照(zhao)度的(de)要(yao)求比较(jiao)低,机器小容易携带,所以就(jiu)非常适合纪录生(sheng)活。

那时候,北京申奥成功(gong),WTO也加入了,人们变得非常兴(xing)奋。

贾樟柯想把这些纪录下(xia)来,借鉴前苏联(lian)导演吉加·维尔托夫《持摄影机的(de)人》,做一部《拿DV摄影机的(de)人》。

贾樟柯非常喜欢维尔托夫的(de)美学,他的(de)影片就(jiu)是(shi)带着摄影团队进入到某个地区,在一种观察式的(de)拍摄里进行跟(gen)生(sheng)活的(de)互动,在剪辑的(de)时候形成诗意,形成一种情(qing)感的(de)浓度。“我非常喜欢这种,我觉(jue)得它非常有实验性,同时又(you)具有强大(da)的(de)观察力,那种发现(xian)的(de)美感,通过剪辑构建的(de)节奏感、韵味是(shi)非常让(rang)我震撼的(de)。”

一开始,贾樟柯觉(jue)得可能是(shi)一两年的(de)制(zhi)作,但是(shi)拍着拍着找(zhao)不(bu)到一个停止的(de)点,生(sheng)活一直在变化,拍摄就(jiu)延续了很多年,一直到《山河故人》才拍的(de)少了一点。

贾樟柯形容这个长时间的(de)拍摄过程(cheng)就(jiu)像是(shi)打猎,也像是(shi)冲浪。“一个是(shi)我们说很像打猎,因为shoot本身就(jiu)是(shi)射击的(de)意思。猎物是(shi)什么?就(jiu)是(shi)生(sheng)活中的(de)诗意。它是(shi)一种感受,一种吸收,一种凝视。有段时间我就(jiu)称之为冲浪,你(ni)不(bu)知道下(xia)一个浪潮是(shi)什么,因为我们社会是(shi)很不(bu)平静的(de),一波接一波的(de)状(zhuang)态,整(zheng)个社会非常振荡,所谓激荡几十年,我们拍摄这种浪潮中的(de)人。”

2020年,新冠疫情(qing)来袭,那时候被困在家里的(de)导演们都在思考能做点什么。疫情(qing)爆发大(da)概七(qi)八个月的(de)时候,贾樟柯决定把过去拍的(de)那些素材(cai)拿出来剪,疫情(qing)的(de)到来让(rang)他有一种很强的(de)段落感,生(sheng)活好像一个段落结(jie)束了,他觉(jue)得拍摄也应该(gai)收尾了。

《风流(liu)一代》前三分之二的(de)故事都是(shi)用(yong)过往的(de)素材(cai)剪的(de),后三分之一是(shi)根据剪辑的(de)内容补写了当代部分的(de)剧本,按故事片拍,接在一起,就(jiu)变成了一部具有历史感的(de)电影。

影像实验——

“还是(shi)需要(yao)有一些冒险,有一些新的(de)实验”

贾樟柯对(dui)真实美感的(de)追求源于(yu)他对(dui)电影的(de)认识。

他认为电影媒介有历史的(de)线索,这个线索就(jiu)是(shi)人类一直有记录生(sheng)活情(qing)况的(de)和世(shi)界真实面貌的(de)诉求,从早期的(de)岩画(hua)到绘画(hua)到照(zhao)相,都是(shi)这种诉求的(de)延续。后来活动影像产生(sheng)了,有了电影,活动影像还包(bao)括时间元素,更加靠近真实的(de)生(sheng)活。

在给人照(zhao)镜子这个基本功(gong)能之外,影像还能产生(sheng)美感和诗意,这建立在一个人对(dui)电影的(de)理解之上。贾樟柯举(ju)了个很当下(xia)的(de)例子,“比如我们正在说话,可能突然(ran)旁边(bian)过来一辆摩托车,它那种呼(hu)啸(xiao)的(de)声音对(dui)我来说就(jiu)非常美,它刺破寂静,它让(rang)我们打破封闭的(de)空间,感觉(jue)到外面的(de)世(shi)界沸沸扬扬。”

另一方面,贾樟柯觉(jue)得电影从有声片以后就(jiu)比较(jiao)保守了,商业化了,实验性就(jiu)降(jiang)弱了。特别(bie)是(shi)好莱坞体系发展之后,电影基本上就(jiu)是(shi)通过视听呈(cheng)现(xian)故事。而(er)在他看来,纪录片反而(er)最具有实验性,也非常有乐趣,是(shi)他喜欢的(de)创作方式。

“你(ni)在现(xian)场能看到什么,你(ni)下(xia)意识选择用(yong)什么样的(de)镜头语言去表现(xian)它,就(jiu)像冲浪一样,你(ni)不(bu)知道浪的(de)速度、方向、节奏,你(ni)要(yao)感受它,你(ni)要(yao)跟(gen)它应合,这种我觉(jue)得才是(shi)拍电影,从纸面的(de)文字(zi)转换成影像,跟(gen)从影像中转换提炼出叙事是(shi)完全不(bu)同的(de)两种拍摄感受,我喜欢后者。

观众习惯的(de)固然(ran)是(shi)电影的(de)主(zhu)流(liu),但是(shi)对(dui)于(yu)一个创作者来说,还是(shi)需要(yao)有一些冒险,有一些新的(de)实验,所有的(de)实验并不(bu)一定成功(gong),但实验本身的(de)价值在于(yu)你(ni)自我能不(bu)能发现(xian)一些新的(de)东西,或者说给电影的(de)语言,给电影这个行业带来一些新的(de)启发。

行业很不(bu)容易,大(da)家都要(yao)生(sheng)存,拍一些常规电影是(shi)非常可以理解的(de),但是(shi)在自己条件允许的(de)情(qing)况下(xia),我还是(shi)偶尔会尝试一下(xia)不(bu)一样的(de)制(zhi)作方法。”

银幕缪斯——

“赵涛的(de)表演基本不(bu)取悦(yue)观众”

这场关(guan)于(yu)影像的(de)实验中,赵涛是(shi)一直存在于(yu)其中的(de)主(zhu)角,《风流(liu)一代》最终(zhong)的(de)剪辑,贾樟柯也是(shi)从赵涛身上找(zhao)出了一条叙事线,把它变成了一部讲(jiang)情(qing)感的(de)电影。

贾樟柯从《站台》开始拍了赵涛二十多年,被大(da)家调侃是(shi)“涛声依旧”。有人问《风流(liu)一代》为什么又(you)是(shi)赵涛,是(shi)怎(zen)么说服她的(de)?贾樟柯笑着说,赵涛根本就(jiu)没有推脱的(de)理由(you),因为前三分之二的(de)素材(cai)里都是(shi)她,没啥可商量的(de)。

在贾樟柯眼里,赵涛是(shi)非常优秀的(de)演员(yuan),她身上有别(bie)的(de)演员(yuan)没有的(de)素质。

首(shou)先她在现(xian)场即兴(xing)反应的(de)能力是(shi)很强的(de)。

刚开始合作头一两部电影的(de)时候,因为赵涛还没太多表演经验,贾樟柯给出的(de)要(yao)求比较(jiao)多,也比较(jiao)具体,但后来发现(xian)这种工作方法不(bu)太对(dui)。“因为她是(shi)一个不(bu)需要(yao)要(yao)求太具体的(de)人,给她空间她总会给我们一些意外,她那种想象力是(shi)很惊(jing)人的(de)。”

贾樟柯第一次发现(xian)赵涛的(de)这种特点是(shi)在拍《三峡好人》的(de)时候。

“有一场戏我的(de)要(yao)求很具体,就(jiu)是(shi)在一个小餐桌昏昏欲睡。她突然(ran)说导演我能吹(chui)电扇吗?我说可以,其实我当时是(shi)觉(jue)得演员(yuan)既然(ran)提出来让(rang)她心情(qing)好一点,别(bie)逆反,我不(bu)觉(jue)得她吹(chui)电扇能用(yong)。她要(yao)我拍她吹(chui)电扇,她就(jiu)从昏昏欲睡站起来走到电扇那儿(er),开始把衣服提起来,你(ni)能马上感觉(jue)到这地方很粘,潮湿、闷热。因为她以前是(shi)个舞蹈演员(yuan),她慢慢地就(jiu)好像舞蹈一样,一直在吹(chui)电扇,不(bu)同的(de)角度,她的(de)发挥(hui)比我要(yao)求她的(de)好多了,就(jiu)把那个地方的(de)天气演出来了。”

更前面一次是(shi)在《世(shi)界》的(de)时候。

“有一场戏她出走了,跑到地下(xia)室,拍完了要(yao)收灯了,我突然(ran)跟(gen)摄影师说,我们是(shi)不(bu)是(shi)得拍一个她从地面走下(xia)来的(de),因为房间对(dui)着床拍谁知道是(shi)地下(xia)室,以为是(shi)个正常家。我俩(liang)就(jiu)在商量,摄影师说我们光不(bu)够了,要(yao)不(bu)要(yao)第二天再来拍,她说其实有一个方法,地下(xia)室可能就(jiu)是(shi)屏蔽的(de),她拿手机就(jiu)在那找(zhao)信号,马上觉(jue)得它是(shi)一个极度封闭的(de)空间。”

到现(xian)在,贾樟柯还经常等待赵涛在现(xian)场的(de)这种闪光。《风流(liu)一代》最后,那声沉默了一部片后的(de)突然(ran)一声“哈”,就(jiu)是(shi)赵涛的(de)临场发挥(hui),这简直像神(shen)来之笔,给电影一个意味无穷的(de)结(jie)尾。

另外,贾樟柯觉(jue)得赵涛还有一个屈指可数的(de)素质,就(jiu)是(shi)在情(qing)感表露上的(de)那种真挚性,这种时刻已经不(bu)是(shi)表演了。

“她这个人代入感特别(bie)强,她完全能够进入到人物里面。比如在《江湖(hu)儿(er)女》里她跟(gen)廖(liao)凡分手多年又(you)再见,小旅馆那一场戏,你(ni)不(bu)能称它为戏,她让(rang)我觉(jue)得在拍一个真实的(de)久别(bie)重(zhong)逢的(de)纪录片,真挚到一种她没有表演,真实进入到她的(de)情(qing)感里面,自然(ran)地流(liu)露。”

最重(zhong)要(yao)的(de),贾樟柯认为赵涛有很多演员(yuan)不(bu)具备(bei)的(de)品质,就(jiu)是(shi)她的(de)表演基本不(bu)取悦(yue)观众。

“所谓取悦(yue)观众就(jiu)是(shi)说你(ni)发现(xian)很多表演其实演员(yuan)会留有一种自己小小的(de)空间,比如说很酷,很可爱,很妩媚,总会保留演员(yuan)作为明星自身的(de)一个观众的(de)接受点,这是(shi)很自然(ran)的(de)心理趋势,每个人都在所难免,展示(shi)自己容易被人接受的(de)一面。赵涛永远(yuan)是(shi)我就(jiu)是(shi)这样的(de),你(ni)接受不(bu)接受没关(guan)系,我不(bu)会你(ni)觉(jue)得我哪(na)个角度好看,或者我的(de)哪(na)个状(zhuang)态好我就(jiu)多呈(cheng)现(xian)哪(na)种。”

赵涛作为演员(yuan)的(de)这些素质,让(rang)贾樟柯有时候也分不(bu)清(qing)是(shi)纪录还是(shi)表演。

文艺商人——

“最好保护创作独立性的(de)确实是(shi)财务独立”

多年来,不(bu)管时代怎(zen)么变化,市场怎(zen)么热闹,贾樟柯一直在拍他想拍的(de)电影,用(yong)她想用(yong)的(de)演员(yuan),延续他熟悉的(de)风格,电影也经常不(bu)卖座(zuo),但他似乎(hu)从来就(jiu)没有动摇过,沿着一条赛道向前走。

在贾樟柯看来,这种坚持并不(bu)是(shi)多么难的(de)一件事情(qing),它是(shi)一种选择。当然(ran)要(yao)面临很多诱惑,但他觉(jue)得拍摄的(de)那种快感会抵御很多诱惑,因为它本身就(jiu)是(shi)一种诱惑。

当然(ran),这样的(de)底气还得建立在财力之上。

贾樟柯说,人类基本上从农业社会之后就(jiu)是(shi)一个商业结(jie)构,大(da)家都得用(yong)货币,都得通过经济来维持生(sheng)活。他自己不(bu)是(shi)一个清(qing)高的(de)人,知道社会就(jiu)是(shi)在商业体系里运转。摸爬滚打这么多年,他的(de)切身感受是(shi),最好的(de)保护创作独立性的(de)方法就(jiu)是(shi)财务独立。

“对(dui)我来说重(zhong)要(yao)的(de)是(shi),你(ni)如果(guo)创作想保留独立性,你(ni)自己在财务上一定要(yao)相对(dui)独立。你(ni)要(yao)有好的(de)制(zhi)作条件,又(you)要(yao)有创作的(de)独立性,你(ni)需要(yao)有一些财务能力。

你(ni)花老板的(de)钱,你(ni)要(yao)对(dui)老板负责,你(ni)就(jiu)会有很多要(yao)妥协的(de)、改变的(de),如果(guo)我是(shi)对(dui)我负责,那就(jiu)没关(guan)系了,亏了也是(shi)我自己,所以你(ni)们也可能发现(xian)我大(da)部分电影我自己都是(shi)出品人之一,我的(de)好朋友(you)跟(gen)我一起,大(da)家都非常信任。”

除了做电影导演,贾樟柯还是(shi)平遥国际电影展创始人,是(shi)电影公司的(de)老板,是(shi)电影学校(xiao)的(de)老师,他还拍广告(gao)、演戏,当品牌代言人,身份众多,形象新潮。

他也喜欢新媒介,玩(wan)微博,玩(wan)微信,最近还想加入新的(de)媒体平台,在他看来,这是(shi)创作者接触和了解社会的(de)一个渠道。“说白了导演也是(shi)个正常人,也别(bie)一天生(sheng)活在电影里,你(ni)也得上上网,看看电影,聊聊八卦,都得有。”

发布于(yu):北京市
版权号:18172771662813
 
    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,欢迎阅览 !
     资讯      企业新闻      行情      企业黄页      同类资讯      首页      网站地图      返回首页 移动站 , 查看更多   
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